台灣公益聯盟109年1-6月服務成果
台灣公益聯盟109年1-6月服務成果
儘管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造成台灣公益聯盟捐款嚴重短缺,我們還是一項一項落實計劃和服務,以下先簡略向您報告,懇請繼續支持:
一、『身心障礙者流行音樂培訓計劃』——「蕭煌奇計劃」
音樂是上天給視障礙最好的禮物
「蕭煌奇計畫」-身心障礙者流行音樂培訓計畫即將開班
音樂不但是你我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更是上天給視障者最好的禮物,視障者雖然受到了視力的限制,也由於這種限制使得視障者使用耳朵或是其他感官的機率遠超過其他非視障者,久而久之所謂熟能生巧,視障者的耳朵(聽覺)和觸摸(觸覺),甚至味覺(嗅覺),乃至心靈的感覺,都要來的比非視障者敏銳。由於視障者先天上的優勢,許多音樂人才因此而誕生,台灣家喻戶曉的視障歌者蕭煌奇,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但一直以來,視障音樂人才不論是在教學資源、進修管道及就業條件等方面,都居於嚴重的劣勢。台灣公益聯盟有鑑於此,希望打造台灣視障、身障音樂人才的培訓機制,培育視障身障音樂人才,讓他們不只能在音樂方面發光發熱,以樂悅人,更能自力更生。因此於一年多前開始著手規劃「身心障礙者流行音樂人才培訓計畫」已於今年七月六日正式開班了!
本計畫希望花一年的培訓時間以系統性、專業性的課程設計,提供視障乃至身障音樂工作者一個進修的平台。課程分為學科與術科兩類,學科包括音樂工作者的心態建立、音響理論及安裝實作、音樂行政知識、演出行銷設計及法律與權利保障五大類。另安排第一線之專業音樂工作者提供經驗傳承之講座課程。術科方面將針對音樂曲風概述、學員樂器及音樂賞析能力、培養樂器操作訓練,三大職能進行培訊。期間我們也提供學員練習的場地,讓學員有練習的空間;其次,專業團隊也會及時進行演出之技能輔導。我們的目標是,使學員在完成培訓後,立即成為可上線工作的音樂工作者。
(課程紀錄每周皆於本聯盟FB粉絲專頁露出,歡迎關注https://www.facebook.com/tpwl.org)
二、『偏鄉教育希望工程』暨『社區幸福家園計畫』
偏鄉教育夢想起飛,幫助12所偏鄉原民學校設夢想教室
偏鄉孩子的學習和未來一刻都不能等,台灣公益聯盟於107年2月開始啟動「偏鄉教育與希望工程」計劃迄今,已於:新北市貢寮區(貢寮國小、澳底國小、和美國小)、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小)、桃園市復興區(羅浮國小、光華國小)、南投縣魚池鄉(五城國小、共和國小、伊達邵國小)、南投縣仁愛鄉(南豐國小)、南投縣埔里鎮(麒麟國小、大成國中)共設立了12處夢想教室,自107年3月初至109年7月中旬止,幫助學生人數為400人以上,總計受惠學逾4.2萬(41938)人次,聘請師資3868人次、家長親職教育121人次、教師研習50人次等。「夢想教室」系列課程與活動,除了多元的課輔活動及課程外,更選派優秀專業師資帶領:英語育樂營、心理成長活動、蛹之聲音樂培力…等,協助偏鄉學童發展健全人格、成熟的社會情緒。
桃園市光華國小平日課後學業輔導活動照片
宜蘭縣東澳國小第四次假日英語育樂營活動照片
南投縣伊達邵國小低年級小提琴啟蒙程照片
南投縣麒麟國小蛹之聲計畫豎笛團練照片
社區幸福家園提供長者跟和新住民愛和溫暖
台灣公益聯盟除在「偏鄉、原民學校推動成立夢想教室」幫助孩子們實現夢想以外,並制定、推動「幸福家園」方案。本方案服務的對象為65歲以上長者,和新住民子女,特色是以「家的溫暖」為核心,並設計各種不同的課程、活動,幫助長輩們追求另一個燦爛人生;同時也幫助新住民子女,在課業、文化認同、社會參與等層面。目前總計服務長者部分已超過300人次,新住民子女更超過500人次以上。活動主題包括客家技藝教學、文化共融、探索心世界、夢想勾勒,共聘請相關專業師資24人次(含大學社工講師、客語薪傳師、臨床心理師、心理系學士與大學生、護理系學生等)。透過社區課輔多元方案的創新模式,將更有機會實現108新課綱所揭櫫的各科"素養"目標,畢竟孵化孩子們的學科素養,在社區居住環境中才有生活應用的最大可能。
『文化共融,開創美好心未來』新住民子女活動
東勢『社區幸福家園』東勢石城長者暖心活動
三、『視障學生電子家教平台』
視障學生可以擁有電子家教老師囉!
-視障學生電子家教平台將於今年九月開始,開放視障學生免費使用。
為了協助視障學生充實求學階段所需之各類教材,及加深加廣讀物資料,讓學生們可以充分的閱讀、學習和訓練,不至於輸在學習的起跑點。台灣公益聯盟於一年多前便開始規劃、建置「視障學生電子家教平台」也就是將國小、國中、高中職甚至大學等,各科教材內容逐一上架,並調整成為視障學生方便使用之格式,讓視障學生隨時隨地透過電腦、平板、手機等,上線學習訓練,就彷彿幫他聘請各類科的電子家教,隨時可以指導、隨時可以服務。台灣公益聯盟理事長鄭龍水先生,因自身即為視障者,並於求學經歷中深刻感受到視障學生普遍遭遇之困境,乃決定推動電子家教平台幫助視障學生解決、改善學習之困境。
台灣公益聯盟陸續與國內各出版社洽談,希望爭取版權和電子檔。非常感謝龍騰出版社率先響應本聯盟的號召,提供其出版社所有相關教材資料,續由工作人員和志工逐一轉換成方便視障學生使用的格式,供本聯盟轉譯。本聯盟正積極聯繫其他出版社,規劃共同合作之可能方案。
本家教平台之網路介面已完成建置和測試,並陸續將國小、國中、高中等相關教材、參考書、練習題等逐步上架,很快可讓視障學生透過手機、平板、電腦…等平台學習。
四、『Smart Life視障智慧生活輔助系統』-「Smart Life」視障智慧眼來囉!
-視障者將多一雙眼睛,克服解決障礙
台灣目前有將近60,000名視障者,他們在食、衣、住、行、育、樂、社會參與等層面,在環境充滿各種限制的情況下,需要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尤其單獨在戶外行動時很容易發生危險。因此,台灣公益聯盟為了解決、改善視障者面臨的障礙和困難,便開始著手設計與研發「Smart Life Ios app system」,已於2020年3月完成第一階段測試,包括Android系統平台的完整測試,主要為Android系統的穩定度、志工系統、使用者系統、註冊系統與功能系統等,也在測試範圍。預計於六月下旬進行第二次測試,目的是IOS系統的穩定度,之後將進行大規模的壓力測試
視障生活智慧輔助系統「Smart Life」的操作方式:當視障者發生困難時如在室內,尋找掉落或遺失物品;分辨電器開關;辨識洗髮精、沐浴乳、鹽巴、醬油,乃至藥袋、紙鈔等等。在室外如辨識門牌、路名,或交通號誌,視障者可透過手機和經過專業訓練的專業志工聯繫(圖),並且將視障者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告知後台志工,志工便可引導視障者在同步畫面的情況下,導引視障者尋找、辨識、解決面臨的問題。這是一項複雜的工程,不過我們非常欣慰,在您的支持之下,讓我們有餘力開發推動,預期於今年十月中旬,就可正式提供給視障者使用。
五、『第一屆青年公益創意競賽』讓高中、大學生用行動實現對社會的愛與關懷
-學生親送粽子、包子,和長輩們過端午
年輕人對社會不只有憤怒、抱怨、謾罵、攻擊等等,他們對於周遭和我們這個社會也有許多正面和公益的想法,然而,卻因缺乏資金和其他的資源而無法將想法付諸實現。為此,台灣公益聯盟舉辦『第一屆青年公益創意競賽』,期待透過本次計畫,針對提案之高中、大專/學生不只提供資金上的協助,更延攬許多專家學者,以及有經驗的年輕人分享經驗,透過各界慈善團體和企業家支持青年學子實現創公益和創意的發想,由此我們認為,如能促進青年學子對於弱勢族群的關注,有意識地思考如何改善周遭的人事物,便能在他們心中種下為社會謀求福利的種子,並且在可見的將來,仍能不忘善行,為社會正義盡一分心力。
「社會公益由青年開始」是台灣公益聯盟重要的工作項目之一。我們希望透過公益的「真、善、美」激發青年朋友的熱情,無論對是自然環境、長者照顧、慈幼關懷或身障協助等等,都需要讓青年朋友的長期投入與傳承。本次『第一屆青年公益創意競賽』中,我們透過一個月的網路投票篩選方式,從50組參賽團隊中選出12組入圍名單。最後由台灣公益聯盟理事長鄭龍水先生、大學教授以及青年公益評審選出計畫可行性最高的6組團隊,並透過經驗分享、實務分析與問題因應的成長培訓,讓活動執行上更為嚴謹。
端午節將至,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有許多獨居、或缺乏關懷的長者,本次競賽其中一支團隊,在端午節前夕邀請百餘位長者共聚一堂,親送粽子、包子和長輩們共聚歡度端午佳節。
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和衝擊,原本預計在今年六月底前實施或完成的任務,不得不被迫延期,期望疫情趕快過去,讓年輕人的公益可以盡早落實。
六、『百感人生,人生百感』
百感人生,生命有感-19位力爭上游的鬥士是你我精神的標竿
精彩的生命能得到尊敬也能夠引發共鳴,社會上充滿著許不為人知的故事,無論是默默行善或是擺脫命運枷鎖,這些正面能量無形中間接幫助了身處困境的迷失者,或許你與我也曾經如此過。台灣公益聯盟希望能挖掘這些生命燭光,藉此帶給每一個人克服困難的勇氣;為此,台灣公益聯盟於去年開始製作百感人生系列專輯,預計邀訪100位生命鬥士,製作成100部感動人心的影片,每一部將以生命鬥士、社會貢獻與卓越發展為主,藉此撼動社會人心。我們決定以看到希望、扶持弱勢的願景,挖掘社會中身處逆境,卻能力爭上游改變自身命運,並創造個人嶄新的前程與不一樣的人生。我們相信透過影片與文字的力量可以把台灣社會最美麗的風景渲染更多的人,讓我們一同改變社會由心開始。
百感人生影片目前已撥出19集,包括:奉獻台灣的法國神父劉一峰、畫出色彩的藝術家林芳語、火星爺爺許榮宏、捍衛正義的盲人律師李秉宏、擁抱自我詩畫家梁崴….等。親愛的朋友,每一人都曾經迷惘、失落、挫折…等等,但我們更加相信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一股超越逆境、克服困難,朝向希望的動能,讓我們一起加油!
六、台灣公益市集
健康消費,公益行善──台灣公益聯盟台灣公益市集開張囉!歡迎熱情來光顧
為了幫台灣公益聯盟開闢更多元的經費來源,推動各項弱勢、偏鄉服務,台灣公益聯盟於108年12月,自主設立及經營的公益電子商城「台灣公益市集」開張囉!本市集以在地、健康、安心為經營理念,尋找發掘符合我們理念的商品,提供給熱心公益的消費大眾;其次,為了協助國內庇護工場及弱勢團體能夠達到自立更生的境地,本聯盟除了提供免費上架及產品行銷服務之外,庇護工場銷售所得全數回歸各庇護工場及弱勢團體,公益聯盟不從中分潤與獲利。
感謝國內許多優質廠商願意將其優良商品和公益市集合作,公益市集每一筆訂單的收益,皆運用在弱勢偏鄉的公益計畫上,讓您不僅能買到需要的物品,更能為公益盡一份心意,讓善款能夠最大化的使用,也讓愛流向需要的所在。
「健康消費,公益行善」您的支持是社會弱勢族群前進和希望的動力,期盼您關注官網資訊和台灣公益市集(www.welbazaar.com),與我們攜手一起打造「美好台灣,公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