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徵文-生命文學系列】走路要專心 - 張維純
😐 打下句號,按下儲存,雙腿交疊,伸個懶腰。呃!左右腳交疊錯了,不該讓左腳疊在右腳上的,這一壓,正壓到還沒完全痊癒的傷口上,輕微卻清晰的痛感立即傳來。
傷口其實不大,也不深,關鍵是傷在小腿前方骨頭處最中間,摸起來似乎一層皮下就是骨頭的地方,輕輕的小擦傷,卻能在不經意的和除了空氣外的其他物質接觸時帶來痛感。起身離開椅子坐到床上,伸手慢慢摸過傷處,這是上星期傷的,經過了一星期,傷口早已結痂,換成其他人應該結痂沒掉也已不會痛了,偏我這體質,好得特別慢,手指指腹稍一按壓,沒施什麼力,輕微痛感卻是立即傳來。
🥲 我是個盲人,盲了十五年,有點小笨和小迷糊的盲人,時常在家也能受傷,不像朋友,全盲了還能從二樓急速往樓下跑,一點也不怕樓梯,更沒因此受傷過。我平時在家是可以宛若明眼人般來去自如,可有時走得急了,或是分心亂想,那撞到家裡任何東西都是有可能的,輕則痛一下便沒事,嚴重點自然是在身上某處添加傷口了。現在腳上這個,就是我一時衝動下換來的,那天原本要回房間,再往前兩步後右轉即可進入自己房門內,這時由更前方房內傳來妹妹的聲音。記不清原話了,只記得她是在叫小外甥有事要問,我下意識便判定這聲音不夠大,小外甥在他房裡應該聽不到。
💔 我一時腦熱的,在瞬間身體自動做出選擇,轉身要去做傳聲筒,這不是第一次了,只是往回走幾步路的事,再簡單不過,何況這路又短又直又熟悉。錯便錯在因熟悉而粗心大意,我一轉身快走幾步,剛想著應該到目的地了想轉身說話時,突然小腿處似乎碰到了東西,未等我有所反應,身體便不由自主向前傾。好在我正處於想止住腳步而未完全止住之時,心裡這時也大概猜到我撞到了什麼,順著前撲之勢彎身,手往下摸,雙手立即摸到東西,這手感,果然是小外甥的彈跳床。身形穩定後我馬上放手站好,前後不過幾秒鐘,可這時家人已經被我的驚呼聲傳喚過來,看到我站在彈跳床前,開口第一句便是不約而同的:「你怎麼又去撞彈跳床了?」我冤枉啊!我也不想撞它,平常都小心避開了,哪知今天會走路走歪了,一個急轉身後就斜了30度,我一點也不想和彈跳床有任何接觸的,尤其是用腳。
為什麼大家會用「又」這個字呢?因為我這迷糊蛋自己走去撞過彈跳床兩次了,家人已經把彈跳床擺在最旁邊,不但不在我的行進路線上也不在路旁了,這是在我第一次撞了後就挪好的,人家彈跳床好好在那蹲著,偏我一次又一次去磕碰它。
👩🔬 猶記得前兩次的傷,那是快速撞上加直接擦刮,傷口又長又深,第二次還差點可見骨頭了,且是雙腳皆有,等它結痂全脫落,等得我也記不清有多久,那兩次都是我太急太快轉身,一轉就撞上了。我有比眼盲更多年的糖尿病史,糖尿病人傷口好得比常人慢,又怕發炎感染,換言之,更要注意別受傷,偏我能一而再在家裡同一處一再跌倒,自己想到都要忍不住苦笑。說到這一而再的腳傷,十年前在外面那次才真是嚴重,膝蓋擦破好大一塊皮,足有十幾天才逐漸結痂,腳是伸直也痛,彎曲也痛,睡覺時總要小心翼翼調好姿勢,心理暗示自己別亂動。
🙋♀️ 自那之後,我就很小心注意了,受傷的滋味不好受,但意外之所以稱之為意外,便是因它總在你不經意時駕臨。所謂熟能生巧,熟悉後盲人對很多事能如明眼人般應付自如,熟悉使我們能在家裡及固定地點、路線上行動自如,但熟悉也容易令人放鬆警惕,繼而發生如我這般的小小災情,如果是外面車水馬龍的環境,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
走路要專心,轉彎莫著急。
人不能心急,一急就出錯。
💞 我在心裡這麼告誡自己,但願我可憐的腳別再受傷了,身體各處最好都別撞到東西了,以後,轉彎換方向時,要固定好方向,用心確認好再走。都說馬路如虎口,不專心走的路,更是危險重重,世上沒有後悔藥,小心駛得萬年船.切記!切記!
📃 編按:維純患有第一型糖尿病三十多年,因視網膜病變而失明,至今已全盲十五個年頭,曾獲第七屆瀚邦文學獎佳作、第七屆生命文學金筆獎激勵獎。視障者經過訓練後可拿白手杖獨自出行,更能在熟悉的室內環境行動如常人,但偶爾的失誤在所難免,意外,總在不經意間發生,維純想提醒大家:走路時請專心注意自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