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服務】足球小將成長特輯|特殊兒媽媽的告白
台灣公益聯盟自 2020 年起,為幫助埔里地區 12 歲以下的特殊兒,提升學習動機、專注力、自信心及社交能力,全力支持「埔里山城足球俱樂部」的 #偏鄉特殊兒足球培力探索計畫。期望透過足球運動,提供特殊兒體能與毅力的鍛鍊,並培養他們處理衝突的能力與團隊合作的精神。
這不僅是一支訓練孩子踢足球的球隊,更是過動、自閉、專注力不足等特殊兒面對挑戰、學會合作、探索潛能的成長天地。即使偏鄉資源有限,但在公益聯盟持續的支持與陪伴下,孩子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台,像小杰這樣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見證。
以下是小杰媽媽的一段真摯告白:
✍️「孩子是父母一生的課題」想必這是每一對父母都能認同的觀點吧!
小杰是個體貼、善良同時又衝動、時常因為挫敗感而情緒崩潰的孩子。他被診斷過動、專注力不足、情緒社交障礙、癲癇等多重問題。面對孩子的特殊性格,身為母親的我曾不斷的透過相關管道,想從中尋求幫助。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則報導中關注到了一位父親(牛爸)的故事——為了讓孩子在缺乏足球資源的埔里小鎮裡能快樂踢足球,創立了足球隊。
剛加入這個大家庭的我們,起初經歷了一段煎熬的磨合期。第一次接觸足球的小杰,縱使教練們耐心的引導,但因本身無法接受挫折的個性,加上不理解團體規則而時常狀況外;有時在比賽中因為沒搶到球就生氣地直接離場,有時卻自顧自地在一旁拔草,好像這個世界任何事都與他無關,與賣力專注於比賽中的隊友們形成極大反差。對於孩子的不合群,身為媽媽的我備感焦慮,甚至好幾次出現了「是否要放棄,還是不要踢球了?」的負面想法。
最終在教練們及暨南大學熱心的大姊姊們共同的協助下,經歷了幾個月的努力後,小杰漸漸地融入了球隊。不再因為沒搶到球而憤然離場,能全心投入在踢球的情境中,了解團體合作的重要性與隊友們並肩而行,進而享受揮灑汗水帶來的快樂。
「透過運動能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從中培養孩子的耐挫力,但必須要做到的是『堅持』!這是很重要的事!」記得這是初次見面時,牛爸曾給予我的忠告,而事實證明他是對的!持續運動帶來的好處,遠遠超乎我的想像,甚至在課業上,相較以往更能專注於學習。看到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與改變,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是最幸福的事。
由衷地感謝埔里山城足球俱樂部的每一位成員,不論是擁有領導風範的牛爸、專業度破百的教練,或是在孩子情緒上漲時給予開導及安慰的暨南大學心理諮商系學生,以及時常一起討論媽媽經的足球小夥伴家長們,一路以來像家人一般不斷的給予支持及鼓勵,成了我心靈上的一大支柱,深深的體會到在這條育兒之路中我並不孤單。
雖說孩子是父母一生的課題,但孩子啊!很感謝你的到來,因為有你,成就了我。
在台灣公益聯盟與埔里山城足球俱樂部的不懈努力下,孩子們的成長不僅展現在球場上,更在場外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自信心。透過足球運動,特殊兒能夠更好地調適情緒、提升學習力,也能夠在探索自我中找到拓展未來的無限可能。
🫶讓我們繼續支持這些孩子,陪伴他們奔跑,為夢想揮灑汗水!捐款連結:https://neti.cc/AGBMy1J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