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聯盟 【 身心障礙與權利徵文系列 】:「特」別會「教」的「老師」 - Queenie老師

【 身心障礙與權利徵文系列 】:「特」別會「教」的「老師」 - Queenie老師

   

 在大學任教的老師,無論職稱是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社會大眾都稱呼他們為「教授」。顯現出大學老師學識地位的崇高,以及對大學老師的尊敬。雖然,當教授不明白第一線教學實務、懷抱過高理想或淪為空談時,會被稱為「會叫的野獸」。但這對於教授而言,無傷大雅。

 

    高中、國中、小學老師的社會地位,雖然不如大學教授般崇高,但是任教名校、資賦優異班(簡稱資優班)、國際班等學校或班級的老師,頭上似乎也有著光環。因著學生的天資聰穎、前途無量…,老師憑著任教的校名、班級、學生成就等,就備受社會肯定和家長仰賴。「您在哪裡任教?」名校老師說出校名就被認為是厲害的名師,資優班老師被肯定為資優老師,國際班老師被認為是國際化老師…那麼身心障礙班(簡稱身障班)的老師呢?

 

    大學畢業後,我出任國小智能障礙班(簡稱啟智班)老師。我和同學完成報到後,一位校內前輩告訴我們:「一般人不了解特殊教育老師的工作,聽到妳教啟智班,會以為妳是啟智老師,認為教智能障礙學生的老師頭腦有問題、能力差。而且妳們都還沒有結婚,談婚事、介紹對象會比較困難喔。」這是什麼邏輯?什麼偏見?乍聽之下實在令人感到驚訝,但我並沒放在心上。因為,那一年,我和我同學可是台北縣(新北市)身障教育類教師甄試一百多人中的前幾名呢!

 

    而且,合格特殊教育老師(簡稱特教老師)需要學習及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遠遠超越普通教育教師。除了普通教育學程之外,還得修讀特殊教育學程。特殊教育包含資優和身障兩類學生,教導能聞一知十、舉一反三的資優生,老師既有成就感又有光環。教導身障生的老師,則需投入數倍心力在教學準備、教材製作、學生行為管理上,在我眼中,是專業能力很高,很具挑戰性的教學領域。

 

    當我樂在被一群像天使般的孩子圍繞,認真地擔任著身障班老師時,我的同學們逐一離開、轉任為普通班老師。然後,從報章雜誌或親友閒談中,陸續聽聞了一些當普通教育老師的軼事。包括:某某數學老師在家裡開課後班收學生?家長要送禮討班上老師的歡心?!不夠好的禮物會被老師嫌棄?和老師握手談話要排隊?教過的學生考上醫學院,畢業後有人脈方便就診、諮詢...等。原來,當普通班老師有不少附加價值、走路都有風!那麼,資優班老師被捧上天,也就不足為奇了!?

 

    隨著任教時間愈久,我愈來愈能體會也不免思索,雖然資優生和身障生都接受特殊教育,且以身障學生為大宗。但是教資優生的老師被吹捧,教身障生的老師卻被歧視了?當我們報出任教學校名稱時,看不到對方露出的肯定和尊崇,有時還有種隱約的劣等感。不少人會用有限的認知,千篇一律地說:「這要很有愛心、耐心耶!」「妳好有愛心、耐心喔!」彷彿愛心、耐心就是特教老師的代名詞(事實上,這種偏見可能美化了少數教身障生,卻缺乏愛心和耐心的不適任老師。)也彷彿只要有愛心和耐心就能當身障生老師(這不免輕忽了多數認真教導身障生的特教老師所具備的專業能力)。

 

    回想,我曾經留職停薪就讀特殊教育碩士班。那時,在一個年輕人的聚會中,大家聽到我是教啟智班的特教老師,便有人開始戲謔地模仿瑪利亞基金會的廣告動作,一邊唱著:「瑪麗亞的天使,瑪麗亞的天使,讓愛永不止息。」大家看了都哈哈大笑。頓時我想起一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的臉,腦中浮起他大力關門窗的怒氣,瞬間我同理了他的感受。

 

    那位轉入國小啟智班的輕度智能障礙男孩,每當打掃時間看到走廊有普通班學生,就立馬跑去關閉門窗。不想見到外面嘻笑學生的臉?不想被外面的學生見到他?不理解的人可能感到

奇怪,但我們多少明白身心障礙學生的成長歷程。他一定曾經被嘲笑、作弄、欺負…了,所以累積了不悅的情緒、形成了這樣的行為反應。因為,總是有人喜歡將「身心障礙」作為嘲笑的題材、把身心障礙者當作笑柄,藉此顯現自己的優越感。就像這些戲謔地唱著、跳著「瑪麗亞的天使」廣告歌曲的人一樣。

 

就算多年以後,融合教育推行得沸沸揚揚,身心障礙學生為避免被標籤化,從集中式的特教班、特殊學校廣泛安置於融合環境中接受教育,亦即在普通班級接受特殊教育服務的學生變成多數。是否讓特殊需求學生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在一個高中輔導室辦的課程中,學習障礙學生問我:「老師,我們可以提早五分鐘離開嗎?」「為什麼?」我問。「因為等一下要下課了,我們要提早五分鐘趕緊離開,才不會在樓梯遇到下課的普通班學生。」我又問:「為什麼?」。他回答:「因為會被笑。」

 

    外表沒有明顯障礙特徵的學習障礙學生,尚且可以藉著隱藏特殊性、製造保護色…來減少被嘲笑的機會。但是有明顯障礙特徵的學生,則沒有這種選擇。盡管特殊教育延伸了從2歲到高等教育的學習管道和資源,彰顯了早期療育的功效、保障了許多特殊需求學生的就學權益、提升了身心障礙學生未來能就業及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是,一般人對身心障礙者的理解、包容的人文素養是否提升了?一些對身心障礙者、家人或相關人員,有形、無形的歧視或不尊重,不經意或惡意的言語或行為,依然不少。

 

    就算是合格、正式的特殊教育老師,因著學生是身心障礙學生,我們沒有社會大眾給予的名聲與掌聲,沒有那麼多功成名就學生的回饋與感恩,更沒有來自家長的奉承與吹捧。因為我們面對的不只是弱勢能力的學生,還有許多處於社會底層的弱勢家庭。特教老師要致力改善的不只是學生的學習表現,還包括學生的情緒困擾、行為暴走、人際衝突、親子關係、生活照顧、家庭經濟…等。加倍的認真、努力、付出…,卻沒有相對應的肯定,甚至還可能被輕看,只因為我們的學生被輕看著。

 

    當我受邀去大學教導幼兒園教師認識身心障礙小孩特質、給予適當的教學輔導…時,我的博士班學長告訴我:「妳沒問題的,我們是特教老師,是『特』別會『教』的老師,有疑難雜症的身心障礙學生都能教了,還有什麼不能教的學生,況且妳的教學經驗那麼豐富。」是啊!我們是特別會教的特教老師,我們像我們的學生一樣,當別人沒有正確地看到我們的價值和能力時,要懂得「自我擁護」、「自我倡導」、「增權賦能」。

 

    因此,我以身為特殊教育老師為榮,我不只是有愛心、耐心的特教老師,更是「特別會教的老師」。雖然,我不能把水變成酒,但是我能讓選擇性緘默症的學生開口說話、讓小腦症學生改善口語能力、讓肢多障學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學生提升數學能力、讓有憂鬱症的聽覺障礙學生完成學業、讓智能障礙學生通過丙級技術士學術科考試、讓自閉症學生長出三年不見的眉毛、讓教過的學生多年後依然想念我…。    

 

    如果你想像我一樣成為特別會教的特教老師,你需要擁有卓越的專業教學能力。藉著不斷精進自己,讓自己像有十八般武藝般,能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執行有效教學與策略。秉持著堅強的信念,看到身心障礙學生的潛能,將不可能化為可能。

 

    可是,你別太羨慕我,像我這樣努力教學、全心投入特殊教育工作的老師,沒有得到師鐸獎、super獎、power獎…,因為沒有一個獎是「特別會教獎」。但是,身為特別會教的特教老師,總有一天,我要頒給自己一個「特別會教終身成就獎」。

  ------

作者簡介

筆名:Queenie老師

實名:蘇皇妃

簡介:

    Queenie老師是公立學校合格特殊教育老師,致力於身心障礙學生的教學工作25年餘。教過的身心障礙學生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階段,學生障礙類別包括智能障礙、聽覺障礙、語言障礙、肢體障礙、腦性麻痺、情緒行為障礙、學習障礙、多重障礙、自閉症等。擁有特殊教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因教學認真又能與家長建立良好親師關係,是學校行政愛用的導師不二人選。因公私分明、堅持做對的事,是意志堅定的獨行俠。因積極維護身心障礙學生權益,而捲入同事鬥爭、被同事霸凌。回首任教歷程,頗有感觸而書此文。期待身心障礙學生能遇到更多能理解與包容他的人。也能遇到特別會教的老師,幫助他發揮潛能,過上穩定的獨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