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聯盟 【生命力徵文】:坐在椅子上的飛鏢課 - 星淵

【生命力徵文】:坐在椅子上的飛鏢課 - 星淵

2024 年度,台灣公益聯盟舉行了「生命力徵文」,
希望透過在台灣各角落的故事,
激勵更多人、也將這些渺小卻動人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這次,我們會透過創作者的作品發想及溫暖的文字,
探究這些努力生活、讓每個生命發光發熱的人生故事。

創作者:星淵

作品:坐在椅子上的飛鏢課

創作發想:

在文章中記錄下我與坐輪椅的同學-小陵在課堂上的互動,進而了解到體育課和「適應體育」的意義,也看見她在課堂中展現出來的堅韌生命力,令人感動。

在課堂上,我體悟到我們都應該在生活中多多的給予身心障礙者鼓勵,給予他們希望的光芒,讓他們都能夠在人生旅途中繼續的奮鬥下去,在生命中發光發熱。同時,我們也能夠因為幫助到身障者而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大三時的體育課,我修習了學校的「適應體育」課程。那學期的修課學生當中,有一位行動不便的女同學-小陵,平常須借助電動輪椅的輔助來行動。我看她在上下輪椅時較為辛苦,幾次開口詢問想幫助她,她都面帶微笑的跟我說:「沒關係,我自己來就可以了。」瞧她行動自如,看得出來她很獨立自主,而我也對此精神感到敬佩。
 
葉老師的適應體育課亦動亦靜,在教授適應體育的基本觀念之後,老師將課程著重在「電子飛鏢」。一開始,老師將鏢靶的高度設定為173公分-這是站立時投擲飛鏢的標準高度,小陵則撐著拐杖,和大家一樣採用站姿進行投擲。一手支撐著拐杖,小陵似乎比較難維持平衡,投擲時顯得較為吃力,經常無法將飛鏢準確的投射在鏢靶上。
 
接下來,老師將鏢靶調至坐姿投擲的標準高度-137公分,我們則改成用坐姿,坐姿能有效降低下半身控制及平衡的難度,對於比較不熟練的幾位同學,包括我和小陵,老師建議我們先以近距離反覆練習,直到投擲成為反射動作,再逐漸拉長距離,而我們也都在這樣的練習下持續進步,改善我們的發力和控制精細動作。
 
採用坐姿之後,儘管無法利用全身的力量,但我們的身體有了更多的穩定度,更能夠專注在手臂的動作。我想老師安排大家坐下,除了讓行動不便的小陵能夠更為順利的投擲,其實也是提供站立者另一種練習的方式,可見針對特殊需求生所做的調整,對於普通生和非該需求生也適用,適應體育不只是針對特殊需求者,它更是一個通用的設計。而小陵在熟悉手臂動作之後,她也想嘗試回到一開始的站姿,感受全身出力幫助手臂投擲的感覺,比先前在站立時有著更好的表現。
 
練習過幾輪之後,老師規劃了分組競賽,我們採用坐姿,和坐在輪椅上的小陵有著相似的視角和高度。偶爾幾次,小陵脫靶、或是射在了低分區,顯得相當自責,她的隊友沒有責怪她,更給予她許多的鼓勵,而身為對手的我們,也積極的為她加油,過程中充滿著溫馨和樂的氛圍。隨著比賽的進行,熟能生巧的小陵漸入佳境。有一次,她順利的射中了高分區,教室裡瞬間爆出一陣歡呼聲,不論是隊友還是對手,都紛紛為她的好表現喝采。
 
比賽結束,小陵的隊伍獲得了勝利,她開心的和隊友們慶祝著,我們也為彼此的表現鼓掌,忘卻了勝負,可以說是「輸得很開心」。下課前不久,我頓時了解葉老師為何選擇「飛鏢」作為課程的主題。儘管行動不便,小陵還是可以自在的參與這項運動,而我們後來在競賽時採用坐姿,與小陵在相似的條件下一起運動、競技,創造了「融合」的體育學習環境,模糊了彼此的界線和區別,讓不同身體狀況的同學都能夠享受運動所帶來的樂趣,我想這就是電子飛鏢的獨特之處。
 
或許是因為身體上的病痛,我所認識的小陵,臉上總是蒙上一層陽光無法穿透過去的陰影,但在這次的飛鏢課當中,我看見了她久違的笑靨。我想,協助身心障礙學生找回對運動的熱情,幫助他們在體育課堂上重拾自信,展現寶貴的生命力與光輝,這正是適應體育最大的意義和價值所在,我著實相當期待下一堂的體育課。